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离退休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院2024年中心工作,在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和创新离退休工作方面取得一定成绩,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突出政治引领,加强党的建设
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紧密结合老同志特点和工作实际,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广大老同志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用好网络党校、网上课堂、门户网站、“夕阳家园”服务平台等“两微一端”网络载体,切实增强学习效果。
二是强化理论武装,凝聚思想共识。组织老同志收看全国网上专题报告会,发放党建资料,积极运用“离退休干部工作”“吉林老干部家园”等平台,让老干部能时刻聆听党的声音、紧跟时代步伐。2024年9月,表演校区退休党支部书记李松吉教授,以《延安精神的思想内涵》为主题录制党课视频,积极参加吉林省委老干部局开展的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百名书记讲百课”活动,充分发挥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头雁”作用,引导老同志积极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
三是自觉遵规守纪,抓好党纪学习教育。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和学院党委具体工作安排,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原原本本、逐章逐条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党的纪律规矩,结合离退休党总支实际,坚持个人自学和集体讨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通过读书班、研讨会、讲纪律党课、警示教育等载体,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圆满完成了党纪学习教育各项任务。
二、夯实组织根基,建强战斗堡垒
一是积极参与“六好”党支部创建活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讲述“初心故事”“微党课开讲”等形式,不断提高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生活质量,引导各支部积极参与“六好”党支部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
二是巩固提升支部班子建设。2024年7月,选派造型校区退休党支部书记陈希文教授,参加省中直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理论骨干)培训班。通过参加培训,加强支部带头人队伍建设,不断巩固提升支部班子建设, 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三是聚焦财政保障,强化经费落实。健全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按照每人每年200元标准,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党员活动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好党建工作经费。加大党费对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活动的支持力度,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收缴党费严格按90%比例返还,2024年度共收缴党费32418元。
三、强化精准服务,不断提升满意度
一是坚持为离退休干部办实事,切实为离退休干部提供亲情化、个性化、多样化的精准服务,进一步提高老同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2024年度,已完成省委保健委组织的副厅级以上干部体检,年底完成二级保健人员体检和全院退休教职工体检,预计参加体检人数近300人, 广大退休教职工真切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二是落实离退休干部生活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离退休补贴,认真落实离休干部离休费、医疗费和财政支持三项机制。2024年上半年,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提高离休干部护理费标准的通知》(吉老通字【2024】12号)精神,在建国75周年来临之际,会同学院人事处,为学院10名离休干部及时发放和补发护理费。
三是“登门入户解难题”,始终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走访慰问、坚持入院探望、坚持保障到位。
四是注重以用为本,坚持线上需求和线下服务相结合,围绕老同志日常医疗保障、精神慰藉等多元需求,进一步拓展“离退休干部工作”微信公众号、“吉艺老友微信群”等功能作用,使其成为服务老同志的重要载体。
五是在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注重建立健全单位、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服务管理机制,认真做好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包括丧事处理),认真完成了各类信息和数据的统计及上报工作。
四、强化作用发挥,搭建银发大舞台
一是创建以关心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为主要内容的平台,充分发挥“五老”的优势作用,不断加强学院关工委工作。今年上半年,为进一步加强关工委组织建设,调整了学院新一届关工委组成人员并设立了学院二级关工委。
二是落实好教育部关工委和吉林省关工委的有关要求,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化传承红色基因工程。
凡事过往,皆为序章。新的一年,离退休工作将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更好地发挥协调和服务职能,积极引导离退休干部发挥优势作用,细致入微做好离退休服务保障,努力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正能量。
离退休工作处
2024.11.15